診斷
項目
|
診斷
要素
|
診斷點提示
|
診斷
結果
|
原因
分析
|
||
規劃目標
|
現狀
|
主要診斷點
|
||||
1.
辦學
理念
|
1.1
辦學
定位
|
1.學校類型和層次定位
2.專業設置數量與結構
3.在校生規模
4.社會服務面向、類型、規模
|
1.在校生規模
2.開設、新增、撤消、停招專業數量
3.專業招生計劃:面向、類型、層次、數量等
4.社會服務類型、規模
|
1.在校生總數
2.升學、就業學生占比
3.招生專業數量、結構
4.各專業學生數量分布及趨勢
5.畢業生去向分布及趨勢
6.各類社會服務數量統計及趨勢
|
|
|
1.2
人才培
養目標
|
1.知識、能力、素質標準
2.畢業生雙證書平均獲取率
3.畢業率
4.畢業生平均就業率
5.畢業生平均就業對口率
|
1.當年畢業率
2.當年畢業生雙證書獲取率
3.當年畢業生就業率
4.畢業生對口率
|
1.輟學學生比例及趨勢
2.應屆畢業生雙證書獲取率
3.應屆畢業生就業率及趨勢
4.應屆畢業生對口率及趨勢
5.上屆畢業生滿意度及趨勢
|
|
|
|
1.3
素質
教育
|
1.學校德育目標、內容、途徑
2.德育工作隊伍建設
3.體質達標率
4.學生違紀率控制目標
5.創新創業教學建設
6.素質教育標志性成果
|
1.當年德育課程建設計劃
2.當年班主任隊伍建設計劃
3.在校生體質達標率
4.當年學生違紀率控制目標
5.當年創新創業教學建設計劃
6.當年標志性成果建設計劃
|
1.德育工作機構、隊伍建設情況
2.德育課程開設情況及其建設成果
3.德育工作隊伍建設成效
4.應屆畢業生體質實際達標率
5.當年學生實際違紀率
6.當年創新創業教學建設成果
7.已建成素質教育標志性成果
8.社會實踐活動開設情況及成果
|
|
|
|
2.
教學
工作
狀態
|
2.1
專業建
設狀態
|
1.專業設置數量、結構、特色
2.專業建設標準
3.專業教學標準
4.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
5.專業建設標志性成果
|
1.專業設置、調整計劃
2.專業教學標準制定計劃
3.各專業建設目標
4.專業建設、改革、競賽、服務項目計劃
|
1.招生專業數量、結構(新設、停招、撤銷)
2.各專業在校生數量分布及趨勢
3.各專業錄取數
4.就業率低于省內同類專業平均值專業占比
5.專業建設標志性成果
|
|
|
2.2
課程建
設狀態
|
1.課程體系建設規劃
2.課程標準建設目標
3.校企合作開發課程
4.校企合作開發教材
5.規劃教材使用比例
6.校本教材開發規劃
|
1.當年課程建設項目
2.當年課程標準制定計劃
3.當年校企合作開發課程
4.當年校企合作開發教材
5.當年規劃教材使用比例
6.當年校本教材開發計劃
|
1.完成課程建設項目數
2.已制定課程標準數
3.校企合作開發課程數
4.校企合作開發教材數
5.課程建設標志性成果
6.規劃教材使用比
7.校本教材開發數量
|
|
|
|
|
2.3
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狀態
|
1.校領導聽課、聽說課人均次數
2.校領導深入實踐教學場所人均次數
3.同行評教覆蓋面
4.學生評教覆蓋面
5.社會評教覆蓋面
6.實踐項目開出率
7.以教學工作研究為主題的校黨政聯席會議次數
8.教學事故控制目標
|
1.當年校領導聽課、聽說課計劃
2.當年校領導深入實踐教學場所計劃
3.當年同行評教覆蓋面目標
4.當年學生評教覆蓋面目標
5.當年社會評教覆蓋面目標
6.當年實踐項目開出率目標
7.當年以教學工作研究為主題的校黨政聯席會議安排
8.教學事故控制目標
|
1.校領導聽課、聽說課人均次數
2.校領導深入實踐教學場所人均次數
3.同行評教覆蓋面
4.學生評教覆蓋面
5.社會評教覆蓋面
6.實踐項目開出率
7.校黨政聯席會議解決的教學問題數量
8.教學事故數量
9.學生遲到、缺課率(遲到學生人次/100生·周;缺課學生人次/100生·周)及走向
|
|
|
3.
師資
隊伍
建設
狀態
|
3.1
專任教師隊伍建設狀態
|
1.師資隊伍建設規劃
2.師資隊伍數量與結構
3.師資隊伍能力與水平
4.師資隊伍培養提高
|
1.當年師資隊伍建設計劃
2.當年師資隊伍數量與結構
3.當年師資隊伍教科研計劃
4.當年師資隊伍培養提高計劃
|
1.師資隊伍數量
2.師資隊伍結構
3.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數量
4.教師培訓類型與數量
5.教師在專業中配置數量
6.教師教研、科研、技術開發和社會服務成果
7.外籍教師數量
8.教師企業實踐情況
9.專任教師“雙師型”比例
10. 實踐教學專職指導教師數量
|
|
|
3.2
兼職教師隊伍建設狀態
|
1.師資隊伍建設規劃
2.師資隊伍數量與結構
3.師資隊伍能力與水平
4.師資隊伍培養提高
|
1.當年師資隊伍建設計劃
2.當年師資隊伍數量與結構
3.當年師資隊伍教科研計劃
4.當年師資隊伍培養提高計劃
|
1.師資隊伍數量
2.師資隊伍結構
3.專業帶頭人數量
4.教師培訓數量
5.教師在專業中配置數量
6.教師承擔校內實踐教學學時
|
|
|
|
4.
資源
建設
狀態
|
4.1
教學投入及基礎設施建設狀態
|
1.教學基礎設施建設規劃
2.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規劃
3.日常教學經費投入規劃
|
1.當年教學基礎設施建設計劃
2.當年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計劃
3.當年日常教學經費投入計劃
4.當年師資隊伍建設經費
5.當年教科研經費、教學改革經費預算
|
1.學校占地面積、建筑面積
2.校內實踐教學基地數量、建筑面積、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
3.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數量
4.日常教學經費投入比例
5.教科研經費、教學改革經費預算執行
|
|
|
4.2
教學資源建設狀態
|
1.圖書資源建設規劃
2.共享信息資源系統建設規劃
3.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規劃
|
1.當年圖書資源建設計劃
2.當年共享信息資源系統建設計劃
3.當年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計劃
|
1.紙質圖書總量
2.當年新增紙質圖書數量
3.當年電子圖書總量
4.專業教學資源庫等級、類型、數量
5.校本數據采集、管理與使用
|
|
|
|
5.
制度
建設
與運
行狀
態
|
5.1
校企合作狀態
|
1.校企合作規劃
2.校企合作體制、機制建設規劃
|
1.當年校企合作數量與深度
2.當年校企合作制度建設計劃
3.當年校企合作內容
|
1.專業覆蓋面
2.當年合作企業數量
3.接受頂崗實習學生比例
4.錄用應屆畢業生比例及趨勢
5.企業捐贈數量
6.企業輸送兼職教師數量
7.企業接受教師企業實踐情況
8.校企合作研發成果
|
|
|
5.2
學校管理制度建設與運行狀態
|
1.現代職業學校制度建設規劃
2.學校章程
3.學校教學、學生、后勤管理等制度建設規劃
4.教學管理隊伍、學生管理隊伍建設規劃
|
1.當年現代職業學校制度建設計劃
2.學校教學、學生、后勤管理等制度建設計劃
3.教學管理、學生管理隊伍建設計劃
|
1.學校章程
2.學校內部治理結構
3.學校規章制度
4.管理制度執行情況
5.校園衛生與安全情況
6.學校依法辦學情況
7.教學及學生管理人員數量與結構
|
|
|
|
5.3
質量監控狀態
|
1質量保證體系建設規劃
2.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制度建設規劃
3.教學督導建設規劃
|
1.當年質量保證體系建設計劃
2.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年度計劃
3.年度督導工作計劃
|
1.質量保證制度及組織體系
2.年度自我診改報告
3.年度質量報告
4.年度督導工作總結
5.學校數據上傳時間與質量
6.評教覆蓋面
|
|
|
|
6.
需求
方反
饋
|
6.1
學生
反饋
|
1.在校生滿意度調查結果
2.畢業生跟蹤調查結果
|
|
|
||
6.2
用人方反饋
|
1.上屆畢業生對口率及趨勢
2.上屆畢業生轉崗率及趨勢
3.上屆畢業生升遷率及趨勢
4.新生報考原因分析
5.用人單位對畢業生評價
|
|
|
|||
6.3
其他
|
1.地市級以上評審項目結果
2.職業技能鑒定機構對學生職業能力鑒定結果
3.地市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項目評審結果
4.地市級以上師生競賽獲獎情況
5.地市級及以上人民政府表彰情況
|
|
|
|||
綜合
診斷
結論
|
|
|||||
改進
工作
建議
|
|
診斷項目
|
診斷要素
|
自我診斷
意 見
|
改進措施
|
改進效果
|
1.辦學理念
|
1.1辦學定位
|
|
|
|
1.2人才培養目標
|
|
|
|
|
1.3素質教育
|
|
|
|
|
2.教學工作
狀態
|
2.1專業建設狀態
|
|
|
|
2.2課程建設狀態
|
|
|
|
|
2.3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狀態
|
|
|
|
|
3.師資隊伍
建設狀態
|
3.1專任教師隊伍建設狀態
|
|
|
|
3.2兼職教師隊伍建設狀態
|
|
|
|
|
4.資源建設
狀態
|
4.1教學投入及基礎設施建設狀態
|
|
|
|
4.2教學資源建設狀態
|
|
|
|
|
5.制度建設
與運行狀態
|
5.1校企合作狀態
|
|
|
|
5.2學校管理制度建設與運行狀態
|
|
|
|
|
5.3質量監控狀態
|
|
|
|
|
6.需求方反饋
|
6.1學生反饋
|
|
|
|
6.2用人方反饋
|
|
|
|
|
6.3其他
|
|
|
|
|
綜合診斷結論
|
|
|||
改進工作建議
|
|